閱讀:《內向心理學》



書名:《內向心理學》,瑪蒂.蘭妮著。(翻譯覺得有些不通順,但還可以接受)
推薦指數:★★★(滿分為五顆星)


先澄清一下,這本內容因為包含了婚姻相處、教育的層面,對單身且暫時沒有打算結婚的人來說,這近1/3的篇幅反而成為扣分的原因(我是直接跳過,但若想追溯原生家庭的相處或許會有一些發現?),否則它應該獲得四顆星的。總之,對單身的性格內向者來說,是一本不錯的書;但若有計畫結婚或已經有伴侶、小孩的性格內向者,這本書也許會讓你收穫更多。

身為性格內向者,這類的書籍卻接觸的不多,在這之前也只看過《高敏感是種天賦》,(內向者≠高敏感者,但高敏感者卻經常是內向者),想著既然這本是25周年的暢銷經典版,就找來看了。

另外,書裡有一篇是性格的內、外向的測驗,測驗結果我果然是屬於極內向的高分群(畢竟都是高敏感族了)。


前半段有部分是在探討基因、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大腦神經傳導路徑……等等對性格的影響,也說明了性格外向與內向者使用的系統不同,因此導致行為的差異(也就是我們說的個性),這部分的探討我還蠻喜歡的,像是:

p44,同卵與異卵雙胞胎在分開撫養和共同撫養的情況下,所顯現的個性是相似的。
p89,公認的事實是,個性在我們一生中都相當穩定,並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並不是某種基因就會導致某種特定的個性)。除此之外,研究者一致認為個性還有另外兩個基本特點:

一、個性即因人而異。
二、個性在生命早期時就已表現出來。

不過對於上述的第二點我還是存有疑惑,因為我自己小時候的個性和長大後其實有一段落差,不確定後天環境或人為影響的改變是否如此強大,又或是生命早期時雖然有表現出來但並非將全部個性展現(當然最有可能的是我根本忘記五歲前我到底都在幹嘛,絕大部分都是從長輩口中聽來的)。

不過性格內、外向對人格理論家來說,確實是個性中最可靠的部分。


再來,這也不是第一次在書本裡看到「戰或逃」的話題,不過作者寫得更為詳細,他提到了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也就是書中提到的,造成性格內、外向的根本原因;這兩種系統在我們面對危急時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譬如說在車禍過後,有些人會在第一時間內下車查看是否有撞到人,或車子是否有損傷(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作用),但也有人受到驚嚇而不敢離開車內(副交感神經系統發揮作用)。

p110,儘管我們都需要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以維持平衡,但是我們會受到遺傳或環境的影響而較常使用其中一種系統;特別是在有壓力的情境下,兩種系統都在發揮作用,但我們的大腦和神經傳導物質會讓其中一種神經系統更佔優勢。


接下來的章節就是〈婚姻〉和〈為人父母〉,礙於時間加上目前用不上(?)我就乾脆地跳過了。這部分後面接的是〈工作〉還有〈社交〉主題,這邊的內容對我來說比較無感(有點像是老生常談),可能是書中說的都太過於理想化,但在實際工作情況裡很難做到(畢竟工作場合不是只有一個人啊)。不過還是有一些可以作為參考。

p264,不要對性格外向者好勝的風格抱持偏見。(這句話是給我自己提醒用的,我不太欣賞講話大聲又很自滿的人,但是他們說的話未必是不正確,或是沒有意義的。)

p277,認可或欣賞員工的五個主要面向:(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在工作裡沒有或得到這些,那也許我不適合這份工作)

1、弄清楚每個人的工作動機
2、想出適合個人的激勵方式,它應該要讓相關人員都覺得有趣並具有價值
3、報酬與個人相匹配
4、報酬與成就相匹配
5、獎勵應適時並明確


書裡最後一個主題,就是如何讓性格內向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每個人想要、以及現在正在過的生活,多少都不盡相同,現實總是有太多的不確定和無能為力;不過這類問題儘管無法解決,但調整心態或是重新檢視生活,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邊也寫一些書中提到的方法或是自己喜歡的句子,個人認為在迷惘時可以當作參考。

p279,我越想要做某件事,就越少將它視為工作。(李察.巴哈)

這句我覺得蠻值得去思考的,雖然我有時也認為把自己喜歡的事當成工作來看待,會是件痛苦的事情;但反過來想,難道我們不能讓工作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嗎?覺得會把喜歡的事情變成痛苦的事情,有些原因可能要歸咎於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又或是用錯方法(這邊指的是我自己,而不是看到這篇的大家);我也做過自己喜歡、但實際上很辛苦的工作,但我在工作時卻是開心、且感到充實的。

這麼說的話,似乎又回到上面 p277列的五個主要面向--當報酬與個人相匹配、報酬與成就相匹配成立的同時,也許就能把消除「對工作感到的痛苦」也不一定?


p297,生活的意義就在於,什麼使你充滿活力;將精力投注於對我們最有意義、價值的事情。
p354,陳述目標時的五個問題(覺得失去生活目標、想找回自己的初衷的話,這方法也很適用,但最後還是得實踐才行)

1、生活中的什麼事情對我來說最重要?
2、我想要為這個世界奉獻什麼?
3、在這一生中,我希望……
4、我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5、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誰是我想與之相伴的人?


p363,性格源自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這邊不太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我解讀是性格是具有雕塑性,可以透過習慣來建立,而成為多樣貌的自己其中一種性格。)

p366,自信仰賴於一種內在的保證,它是你與自己做的一種約定,即為了達成目標去學習或做你需要做的任何事,它是你在學習新技能的時候,做出決定、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容忍錯誤,即善待自己的能力。沒有人能夠從你那裡帶走你的堅毅或任何類似的特質。(我很喜歡這段話,覺得這才是我理想中對「自信」的解釋。不只是很多人,就連我也會和朋友或同事說:「你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一點」,但是這個信心又要從哪裡來,又要怎麼解釋?看到這段話真的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p386,因為性格內向者傾向於注意自己的體驗,他們的視野有時相對狹窄。(這也是提醒自己用)

p392,儘管性格內向者在人群中會感到不舒服,但諷刺的是,他們通常也渴望一種歸屬感,他們常常以兩種極端的觀念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妨礙了他們建立自己的交友圈。(同樣是看到這句而恍然大悟,出社會以後能認識朋友的機會反而大大地減少,也不是都能和每個同事成為朋友,總是處於想交朋友但又覺得很麻煩、或是知道自己難相處然後在原地打轉……原來自己是想要歸屬感啊……)


最後以書中最後一章節裡特別喜歡的一段當結束,覺得充滿正能量!

p396,你練習新技能的努力和勇氣會為你帶來新的朋友,選擇職業的機會、浪漫的故事、別人的認可,以及當中最重要的:對你自己內在的優勢、力量所擁有堅定而實在的感覺。這個外向的世界將獲益於你所做出的一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