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當大腦開始崩壞》
書名:《當大腦開始崩壞》, 約瑟.傑貝利著。
推薦指數:★★★★★(滿分為五顆星)
會看這本書,主要是我對失智症很有興趣的緣故。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幾乎每天都在和患有失智症的長輩相處,他們有時像是天使,有時像是惡魔;但我知道許多失控的行為並非出自他們心裡的真正意願,而是不受控制的大腦唆使他們做的。這篇文章可能較為瑣碎,都是利用零散時間、大量引用書中片段以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隨興筆記。另外對於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等)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到「台灣失智症協會」看看,這邊僅探討本書重點:阿茲海默症。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盛行了起來。書中提到,預估至2050年將有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受影響,阿茲海默症將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死因;並且在已開發國家中,阿茲海默症是耗費最多社會資源的一種疾病。
家中如果有失智症病患的話,想必都切身體會過照顧上的不易,也就更清楚這個疾病是多麼可怕。它與那些癌症或是在短期內死亡的疾病不同,它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剝奪在我們腦中數十年的儲存記憶,緩慢又持續地侵蝕那定義我們是誰、闡述我們一生的故事」,本書作者約瑟.傑貝利如是說。
失智症有分很多種,維基百科提到: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是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患者佔所有失智症患者人數的50%到70%,其他常見的種類還包括血管型失智症(佔25%)、路易氏體型失智症(佔15%)、以及額顳葉型失智症。相對少見的失智成因則有常壓型水腦症、帕金森氏症、梅毒、以及庫賈氏症等。同一個人可以同時得到超過一種失智症,並且有少部分的失智症起因於家族遺傳。
再回頭說說阿茲海默。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並非「只是老了」,而是大腦遭受攻擊,在症狀開始後不出幾年,位於額葉與大腦皮層的神經元便開始死亡,擾亂了情緒、空間認知、臉部辨識、長期記憶的運作。病患通常在六到八年的時間,大腦便只剩下一顆橘子的重量,比起正常老化的萎縮要惡化了三倍以上。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不能肯定是什麼因素導致患有阿滋海默症的腦細胞死亡和腦組織流失,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它與腦內的斑塊及壞死神經纖維纏結有著密切的關係(令科學家費解的是,即便年過六十歲、過世時神智正常,大腦也會出現蛋白斑和纖維纏結)。
極早期的失智症很容易被當作是一般老化的記憶力衰退,但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大腦遭受攻擊VS自然老化),通常要等到患者或周遭的人察覺到行為有異(如經常迷路、把原子筆放到冰箱裡)才會被確診。畢竟失智症並不像癌症或肺結核、天花這類傳染性疾病,它沒有明顯的異常可做為治療目標,沒有惡性腫瘤或外來病原體可以面對──在失智症發展至今的一百多年以來,目前醫界以「簡易智能量表」作為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判斷(簡易智能量表,又稱為MMSE,針對時間與地方定向能力、注意力與算術能力、立即記憶與短期記憶、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等認知功能作評估)。
整本書的內容從一九零六年發現阿茲海默症開始,述說阿茲海默症如何發展,科學家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們又是如何與這個疾病對抗……,正如書封上寫的,這是一本「科學×人性×歷史,人類對阿茲海默症的奮戰」的書。儘管書中大量出現神經學或其他科學的專有名詞,但內容讀起來卻是淺顯易懂,生動流暢,令讀者彷彿真的親身經歷或是見證了阿茲海默症的歷史。而書裡也能感受到作者富有情感的筆觸,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
以下是摘自書中喜歡的片段與我個人的備註(本篇以粗體字呈現的皆為引用書中文字)。
一九零六年,認為「所有精神障礙都源自於生物學」,這也是阿茲海默症已邁向的結論,卻遇上了阻礙:佛洛伊德(他宣稱運用微妙的心理分析藝術可以將阿茲海默症病人的精神障礙完全修復),以至於這之後有一段漫長的時間在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停滯不前。在實際接觸的個案中,確實也有部分罹患失智症但也有憂鬱或躁鬱症的病患。究竟是心理影響生理,還是心理影響生理,失智症又是否與情緒有關(誰是因誰是果),或許也是值得深入了解的部分。畢竟長期壓力也會增加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那麼情緒呢?
事實上,科學界在接受新想法上一直都是惡名昭彰。身為科學家,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冷靜、客觀、無偏見的證據擁護者,但如果證據改變了典範,往往會糟蹋許多驕傲之人一生的努力,不論今日或是回到一九零六年,全都一樣。這個情況同樣適用於個人,固執又帶有偏見的自己要接受他人的意見/想法也是如此,所以才要學習用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一切。
偉大的科學發現很少是以穩定、逐步的形式出現,它們是以「典範轉移」的形式發生,以此「某種概念性的世界觀被另一個所取代」。
現今共有四種國際核准的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乙醯膽鹼),在台灣常見的有:愛憶欣、憶思能、利憶靈、憶必佳,可延緩症狀惡化六到十二個月;然而乙醯膽鹼只是治療症狀而非病因。藥效僅在初期有效,中後期似乎無明顯作用,患者會不斷退化,可用各種輔療方法(如音樂、園藝、認知等)來延緩症狀。
好科學的基本準則,便是沒有可以完全相信的事。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不斷被教導要以「思考」取代「相信」。不只是科學家,現代人也應該用思考取代盲目或全盤的相信(充斥假新聞的年代),只是如果太過於在乎思考,就會成了心智的奴隸。
- 長期壓力會增加得到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若在中年即有高血壓,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便會提高。
- 運動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蛋白斑與纖維纏結的形成。
- 類澱粉蛋白與濤蛋白在40~50歲便會在大腦開始堆積,所以我們都應該在40歲以前就規律地進行大腦訓練。
大腦儲備:認為每個人的大腦不論實際上發生多少結構上的損害,皆保有可對抗心智下降的特定能力,而「大腦儲備」和一個人一生中接觸了多少心智刺激量有關;刺激越大,大腦儲備越多。總之,豐富的人生體驗、多彩的生活方式,閱讀、運動或是增加社交,都對我們的大腦有所幫助。這和心流體驗似乎有些相似?
- 大腦在睡眠時仍有95%和清醒時一樣活躍,而許多腦部疾病也都與睡眠障礙有關。
- 年輕血液可逆轉老化。
- 阿茲海默症可在靈長類之間傳播,但在病理上,人傳人的狀況從未發生。
- 克雅二氏病(CJD),人身上的狂牛症。
思考轉移與可能性:
過去:阿思海默症→基因改變的自發性神秘過程。
現在:蛋白質種子在腦中成形並散播。
視覺阿茲海默症(後部皮質萎縮,PCA),保有記憶、思考技巧、個人見解(後期才會消失),視覺失智,會出現幻覺,突然喪失閱讀能力、精確感知動作、辨識臉孔……PCA並不是阿茲海默症的一種症狀,而是不同形式的阿茲海默症(眼睛器官本身無異常,而是在大腦的視覺皮質中出現蛋白斑和纖維纏結),這也打破了大多數的人們對阿茲海默症的認知。第一次知道有這種形式的阿茲海默症。
人們的經歷並不是腦部掃描或血液測試所能傳達的。
統計顯示,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發展為癌症的風險極低(與癌症相關的基因,似乎皆與阿茲海默症的細胞通路重疊)。說不上是罹患阿茲海默症還是罹癌哪個比較糟糕,不過前者發病到死亡可能長達十年以上,對照顧者而言是非常艱辛的一段過程;今年病人自主權立法已經正式上路了,有時間要去簽一下「預立醫療決定書」。
許多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先經歷的是「嗅覺喪失」。所以訓練長者嗅覺的敏感度可以減少他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嗎?
人們往往死於阿茲海默症的併發症,如感染性褥瘡、肺炎……,在失去記憶的最後情節中,大腦甚至會忘記告訴身體該如何維持生命。死於併發症最困擾的問題應該是保險理賠,可以獲得理賠的是阿茲海默症還是肺炎?長照險的保單內容目前還有許多模糊地帶(如何謂行動不便),買之前得三思。
- 基因將槍枝上膛,生活型態則扣下板機。
- 朋友並非奢侈品,他們是維持你健康與理智的必要存在。
留言
張貼留言